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指针。2016年中国经济棋至中局,盘点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的成效,商业银行的表现可圈可点。

去产能方面,银行真正贯彻对过剩行业贷款分类指导、有保有压的政策,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此前连续两年净下降的基础上前5个月继续下降2.4%,确保了行业逐步软着陆。去库存方面,前5个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量高达2万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增量的两倍,且大部分是住房按揭贷款,直接推动商品房库存下降。去杠杆、降成本方面,表外融资占比大幅下降,企业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5%提高到23%,债券融资中将近一半由银行购买。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5.67%,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补短板方面,银行金融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信贷支持科创型企业的“投贷联动”试点稳步推进,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远高于工业贷款。

但客观的说,无论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来看,还是从把握机遇、应对风险的角度看,银行都还需要苦练内容、提高能力。借用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概念,银行为更好的服务或者说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完成五项修炼。

一是提高对新兴行业的认知。目前银行对产行业的知识储备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新经济快速发展,从工业制造当中的机器人、3D打印到第三产业中的物联网、云计算,可谓日新月异。但银行缺乏对这些新事物的足够了解,对其技术趋势、市场前景、金融需求都所知有限,想要提供好的金融服务必然力不从心。今后,商业银行要强化对新兴行业运行规律和发展特征的研究分析,加强对业务人员新兴行业知识的培训,做到知己知彼,金融服务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实现自我突破和改造。多年来,银行信贷投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一般都有大量固定资产作为抵质押物,银行形成了过于依赖抵质押物等第二还款来源的信贷模式。但是,科技型企业、现代服务业的共同特点是智力密集、有形资产较少,很难满足现有信贷模式的要求。因此,银行应针对新兴行业的轻资产特征,调整政策制度,创新金融产品,为其提供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金融服务。

三是提升务效率与创新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体现为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银行也要从之前的主要依靠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转向主要依靠产品、业务、营销、管理创新和优化内部生产要素配置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以持续的金融创新帮助客户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适度分享价值。

四是回归风险管理的本质。经济L型增长背景下推进去产能、去杠杆,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这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期来说,是应对去产能可能带来的贷款风险加速暴露。根本上说,银行需要从之前的被动防范风险,向主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转变,并通过管理风险来获得风险收益。这是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要求的质的变化。

五是修补自身的供给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出路在改革,金融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银行需要在配合利率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外部金融改革的同时,加强内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适应性和敏感性,提高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本文已发表于《中国城乡金融报》2016年7月1日B3版,发表题目:“服务结构性改革 银行还需强内功”)

话题:



0

推荐

付兵涛

付兵涛

24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银行业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银行业发展。作者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博主更多文章,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hgtaoping”。 除明确注明为转载文章外,所有博文均为博主原创,未经博主允许,严禁转载。 联系方式:fubingtao@139.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