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2017年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言外之意是2016年五大任务完成的并不理想。其中,对去成本效果的争议可能是最大的。

从微观角度,企业成本似乎越来越高。先是有福耀玻璃曹德旺炮轰中国制造业成本高,近期则是希捷撤离中国据说是源于被迫补交巨额税款。但从宏观角度,国家发改委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降低企业成本约1万亿元。 

降成本的微观体验与宏观数据存在巨大的鸿沟,这正如中国经济给人的印象类似:GDP增长保持在6.7%的中高增速,但很多地区、很多企业、很多人都表示处境很难。

为什么会这样?在本人看来,这是典型的经济转型阵痛综合征:虽然经济整体上基本稳定甚至逐步向好,但在结构转换、辞旧迎新的过程中,常常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且与社会生活中“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截然相反的,经济活动的特征恰恰是“但见旧人哭、哪闻新人笑”。

看看发改委说的为企业减负1万亿元的结构就知道了:“营改增”为企业减少税负5000亿元,清理涉企收费减少560亿元;企业用电成本减少1000亿元,企业用气成本减少1000亿元;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50亿元;1-11月,中国企业利息大数减少787亿元。

营改增减负5000亿元,占整个减负规模的50%,但是营改增收益的对象主要是服务业,与遭受转型阵痛最厉害的制造业没半毛钱关系。用电成本和用气成本减少2000亿元,但很多制造业用电、用气都在大幅下降,受益程度也自然大大减小。企业利息减少近千亿元,但对于一家本身就负债累累、无法还本付息的企业,利息多一点少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倒是地方政府通过债务置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一年数百亿元的利息节约。

例如,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尽管贷款利率已经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但如果你去问他贷款利率是高了还是低了,试想有谁会回答利率太低了么?同理,营改增的受益企业,基本上都是沉默的大多数,而声音最大的,一般都是没有受益甚至有所受损的那一部分。

 

企业成本为何“越降越高”?

 

最后说到税收负担。我的看法,不是现在税收负担太重,而是之前负担太轻。所谓由奢入俭难,对人如此,对企业亦如此。更何况,现在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如果税务部门再去追缴之前应征未征的税款,甚至进行应征预征,那么企业肯定受不了。

破解之道,除了加强税务部门征税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更核心的是尽快实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长期滚动预算编制,取消给税务部门下达的年度税收指标,以收定支而非以支定收,从根本上消除税务部门丰年消极征税、荒年征过头税的动力机制。恢复税收制度作为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工具的本来面目。

 

 

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博主微信公众号宏观涛评

企业成本为何“越降越高”?
 

话题:



0

推荐

付兵涛

付兵涛

24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银行业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银行业发展。作者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博主更多文章,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hgtaoping”。 除明确注明为转载文章外,所有博文均为博主原创,未经博主允许,严禁转载。 联系方式:fubingtao@139.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