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特别是4月份主要经济数据进一步超预期下滑。这需要从长期角度和短期角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长期角度又可以分为需求和供给因素。需求端,主要是中国已经过了快速城镇化的高峰期。1996-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38个百分点,2013年、2014年城镇化率分别仅提高1.161.04个百分点,明显低于趋势值。相应的,基建、房地产等投资需求都已经迈过拐点、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这是内需。外需方面,2012年开始,中国出口增长从之前的两位数降到7%以下的个位数,也是过去这几年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新常态。内外需双下降压迫下,制造业产能过剩持续几年但仍未见明显好转。供给端,主要源于三个效应逐步消退:人口红利效应、库兹涅兹效应和后发优势效应。同样是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出现首次下降,345万。2014年下降了510多万。从农民工看,2014年总量增速和外出人数增速双下降。因此,今后经济增长就主要靠劳动生产率了,但后发优势空间已经很小,更多要靠自主创新和深化改革。

长期因素还剩最后一点,就是消费。大趋势看,2001-2008年消费增速持续上升,2008年达到22%,趋势与GDP名义增速和投资基本一致,背后是收入增速的变化。不过了,如果说投资是突然时速的话,消费更像是稳着陆。

短期角度消费总体平稳,投资主要看基建出口主要看汇率。消费总体稳定。目前的小幅回落,主要源于汽车销量下滑和油气制品类下滑。油气制品消费下降与油价下降有关,汽车销量下滑,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好消息是经过两三年的去基数,餐饮消费逐步企稳。基建主要地方政府缺钱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房地产投资增速一度为0,在四万亿投资带动下,基建投资一度增速高达50%,有效的对冲了房地产的冲击。今年各方依然期望基建投资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但至少1-4月份的数据是远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骤降和融资渠道受限。出口受制于人民币被动升值举两个证据,卢布贬值导致今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大幅下降,欧元贬值导致中国对欧洲出口与欧洲经济走势出现背商务部新闻发言人5月初表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冲击很大。不过,由于进口也在下降,净出口继续衰退时增长,一季度反倒对GDP出现正拉动。这就是所谓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对中国贸易条件改善的福利效应。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经济增速下行是大势所趋,后期政策应该不会有猛药刺激,至少再次出现2008年三季度情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可能的托底政策一是继续降息。这既是姿态也有必要。降准主要对冲外汇占款变化,大趋势还是要降。二是汇率维稳但考虑到进入SDR评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需求,决策部门不会放任贬值。三是基建加速主要有三点:地方发债(定向置换,非定向新增);平台政策放松;优惠政策清理暂缓。 

    最终,从中央到地方以及企业和居民,逐步接受和适应7%以下(6%以上)的GDP增速新常态。

0

话题:



0

推荐

付兵涛

付兵涛

24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银行业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银行业发展。作者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博主更多文章,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hgtaoping”。 除明确注明为转载文章外,所有博文均为博主原创,未经博主允许,严禁转载。 联系方式:fubingtao@139.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