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提法。今年9月26日,国务院转发了有关部门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意见(国发〔2009〕38号),指出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多晶硅、风能设备六个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行业调控政策。
但是,对于相关行业是否确实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相关方面仍存在一些质疑(如媒体报道的国家科技部内部报告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说法的质疑)。撇开具体争议不谈,我们认为,产能过剩可能确实存在,但产能过剩本身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以钢铁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钢铁业在过剩中发展壮大
首先,过去几年中钢铁量价齐升。钢铁一直是产能过剩的防范重点,但是钢铁产能却在“过剩”的警告声中一路攀升,粗钢产能从2003的2.6亿吨快速增加到2008年的6.6亿吨。相应的,粗钢产量也从2003年的2.2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5亿吨。与此同时,从2003年7月到2008年7月,钢材价格指数上涨了80%。即使去年四季度以来出现了钢材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形,截止今年10月的钢材价格也比2003年7月上涨了约30%。同期,CPI的上涨幅度分别为22%和21%,PPI的上涨幅度分别为32%和22%。
其次,钢铁产能利用率并不低。粗钢产能利用率,2003为83%,2006年为89%(当年11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2008年为75%。尽管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粗钢产量在当年四季度有所下降,产能利用率也将为2001年以来最低。不多,对于产能利用率到底多大合适,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判定标准。这方面,只能与国际水平进行一个粗略的对比。例如,美国钢铁产能利用率目前只有65%左右,而美国制造业总体产能利用率长期也就是在80%左右,目前只有67.5%。其他,欧元区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大多数时间也都在85%以下。像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过去25年的制造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也只有84%。此外,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尼,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大致在60%-75%之间。因此,从国际对比的角度看,我国的粗钢产能利用率并不算低。
最后,钢铁企业过的还不错。过去几年中,政府为控制钢铁产能过剩,曾对一些钢铁厂商采取了强力的惩罚措施(如2004年的铁本事件),但总体上看,钢铁行业并没有出现行业危机,很多大的钢铁厂商不仅没有受产能过剩影响,在钢材原材料铁矿石价格连年飞涨的情况下,仍然连年盈利,可以说是活的很好。2003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为505亿元,2007年增加为1600亿元。
谁消化了钢铁产能?
当然,对于上面分析,还至少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没有几年来的产能控制,钢铁行业是否会更糟?例如,你也许会说,当前钢铁行业之所以过的还不错,可能正是这几年政府大力控制产能盲目扩大和重复建设的结果。应该承认,这是一个基本上无法说清楚的问题,但有一点,在产能2.6亿吨时就高喊过剩,但几年之后产能已经高达6.6亿吨了,过剩还存质疑,这本身就是个反讽。此外,从企业数量看,从2003年到2007年,全国钢铁企业从4000家增加到7000家,至少也说明调控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钢铁产能,自我消化的比例有多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活动可以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钢铁作为第一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除了满足第二部类的需要外,其本身的扩大再生产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这就意味着,在我们每年扩大的钢铁产量中,可能有一部分是被钢铁行业本身的扩张消耗掉了。我们很难找到相关的数据,可以侧面回答的佐证数据有两个:一是2006年之前,我国年年都是钢材净进口国,2006到2008年,每年钢材都是净出口,2008年钢材净出口高达4300万吨。二是我国这几年房地产、家用电器行业快速发展,而这些都是用刚大户。特别是建筑业,2008年用钢占比高达50%,而从2005年以来建筑业用钢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25%左右。
第三,有多少钢材转化为了库存?这个问题相对好回答,钢铁企业总体盈利情况不错,表明其库存问题不严重。从数据看,钢铁企业库存占比变化不大。2003年以来,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产量比一直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
钢铁业风险在市场之外
实际上,对钢铁行业来说,与其产能过剩相比,更大的风险其实来自于一些非市场性因素。第一,地方行政利益分割,行业整合难度大。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钢铁企业散小差问题突出,国家几年前提出要加强行业整合,但钢铁企业数量不减反增。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本来是行业整合,实现优胜劣汰的大好时机,但是地方政府干预的结果,却出现了亏损的国有钢铁企业兼并盈利的民营钢铁企业的怪现象。第二,决策机制不合理,越限制产能越大。很多政府主导或者国有企业为主的投资,决策者只追求短期的高额回报,并不关心长期发展问题。特别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对于那些列入被淘汰行列的落后产能,地方通常选择改造升级而不是关闭,造成产能的进一步增加。
因此,与控制产能相比,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上,因为真正市场化的投资决策主体,永远比别人更关注自己产品的未来需求变化,更何况,保持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也是市场竞争及推动市场创新的必要条件。(注:本文已经发表在《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1217)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