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卢晓刚的《说钱》,这本从天涯上走出来的“钱的那些事儿”,慢慢读下来还确实很不错。看得出来,作者也是下了很多功夫,啃了很多历史资料的。今天晚上看到唐朝这里,说经济发达的唐朝,经常货币不足(主要是用于铸造元宝的铜材料不足),发生通货膨胀,以至于政府不得不规定在商品交易中规模在多大一会上的必须使用一定的粮食或者布匹来支付。以前看影视剧和历史小说,皇帝赏赐大臣,也动辄是多少多少丝绢或者布匹,现在才明白原来是货币不足。
不过,说实话,很多时候,以货易货,也并非一定是货币不足的原因,方便性可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现在使用纸币,通货膨胀成为常态,再也不存在货币不足,但生活中以货易货也还是随处可见。从自己小时候记事儿开始直到现在,在农村老家,每到夏天还是有很多走街串巷的商贩,特别是卖瓜果的,还经常接收小麦、红薯干等作为支付手段。而农村村民,很多也乐于以粮食来换瓜果。对村民来说,省去了交易成本,对商贩来说,可以获得交换价值上的收益。当然,这里面也有农村居民现金不足的因素,但绝对不是主因。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为保持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要,是必须要保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的。在经济学理论看来,通货膨胀尽管不好,但通货紧缩更坏。按照这个理论,常常处于通货不足的唐朝,其经济昌盛却远高于其前的任何朝代,似乎有点说不通?或者说,如果唐朝不是经常通货紧缩,而是经常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之内的)的话,那么唐朝的经济应该更发达了!
《说钱》说完唐朝应该是讲宋朝了,从经济上讲,宋朝其实比唐朝更胜,对货币的需求肯定也更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出现在宋朝,看来确实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其职能除了交易手段,还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以货易货解决的只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因此尽管以货易货永远不会彻底消失,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会被大规模使用,但货币的产生确实是经济发展的飞跃性进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