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2016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2.1%。2016年,CPI上年上涨2.0%。2016年12月份,PPI同比上涨5.5%。2016年全年,PPI同比下降1.4%。
大致点评如下:
第一,预计2017年CPI同比上涨2.31%,属于比较温和、有利于消费和经济增长区间。12月份CPI环比上涨0.2%,涨幅低于预期,也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由此也明确了2017年CPI的翘尾因素,约为0.62个百分点,比2016年的翘尾因素还略低一点,这意味着,假设2017年新增因为达到过去十年的平均值1.69%,那么2017年CPI涨幅为2.31%,仅比2016年小幅回升0.31个百分点,属于比较温和、有利于消费和经济增长区间。
第二,12月份PPI涨幅超预期,源于多种因素作用下的超低反弹,总体上有利于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利大于弊。PPI回升,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以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推动。2016年12月份,CRB平均同比上涨12%,加之人民币对美元去年累计贬值幅度超过10%,是造成PPI同比快速回升的主要因素。按照12月份PPI5.5%的涨幅,企业实际利率已经由负转正,将有利于企业投资积极性的回升,对稳投资进而稳增长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第三,受产能过剩依然严重等因素影响,PPI对CPI的传导将会比较慢,2017年总体物件水平将保持平稳,担心通胀为时过早。2016年12月份CPI涨幅低于预期、PPI涨幅高于预期,源于PPI到CPI的传导受阻。还有一个例证,是目前核心CPI只有1.9%,远低于2011年那一轮通胀中2.5%左右的核心CPI涨幅。
在总体物价水平相对稳定、甚至稳中有喜的情况下,个别小宗商品,还在上演疯狂大戏。典型代表是大蒜价格。去年三四月份,大蒜、冬瓜、土豆、大葱、芹菜,曾经上演过集体疯狂,但之后大豆回复常态,唯有大蒜,在去年6月份新蒜上市后短暂调整后,又恢复大幅上涨态势。新年以来,大蒜批发价格已经突破15元每公斤,已经超过上一轮通胀期间的最高水平。不过,与猪肉那样在CPI篮子中占有较高权重的商品不同,尽管也有部分群众表示不能一日无蒜,但毕竟属于小众商品,对整个物价走势的影响很小,现在似乎连媒体都不再有兴趣围观了。
博主更多精彩原创文章请关注付兵涛的个人公众号:宏观涛评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