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CPI同比上涨1.4%。
对于这个数据,有的评论说这反映了物价持续温和上涨,中国暂无通缩风险。但如果从政策导向的角度,中国何止是暂无通缩风险,通胀风险都已经开始显现了。
因为对央行来说,判断通胀还是通缩以及相应的政策方向,名义物价走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核心物价走势。7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2.1%,已经处于近年来较高的水平。
为什么央行要重视核心通胀?伯南克在回忆录《行动的勇气》中进行了解释。美联储在观察物价走势时,最看重的也是核心通胀指标,美联储用以跟踪物价变化的指标是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
美联储的这个方法也常常遭到奚落。人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难道你们美联储的人不吃饭、不开车么?”言外之意是,核心PCE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但这也恰恰是所有人日常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伯南克认为,更关注核心通胀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政策变动之后,对经济的影响要隔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政策制定者不能仅仅考虑当前的通胀率,还要考虑几个季度之后货币政策影响真正被人感受出来的通胀率。而研究表明,剔除食品和能源这两个波动最剧烈的价格,有助于更好的预测整体通胀形势。
事实证明,只关注名义通胀,可能会对货币政策决策产生误导。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欧央行。欧央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中的通胀率是名义通胀率,由此也导致欧央行至少有过两次错误的加息决策:一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联储在2008年上半年已经连续数次降息,但欧央行却在当年7月份逆势加息25个点,理由是当时全球油价高企导致欧元区名义通胀率同比涨幅达到4.1%,远高于欧央行2%的通胀目标,但当时欧元区核心通胀率只有1.7%。结果,仅仅两三个月之后,随着油价暴跌,欧元区名义通胀率迅速回落,欧央行被迫于当年10月份大幅降息1个百分点。二是2011年,欧元区名义通胀高于2%,但核心通胀低于2%,欧央行在4月、7月两次加息,但当时欧元区失业率达到两位数、欧债危机肆虐,加息对这两个问题无疑是火上浇油,欧央行被迫于当年11月份、12月份两次降息。
实际上,2008年初,中国也曾经遭遇类似的境况。2008年一季度,受冰冻灾害、油价高企等因素影响,中国CPI同比涨幅连续高于8%,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涨幅只有1.1%左右。官方创造出一个结构性通胀的概念,还引发学界和市场的激烈争议。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对名义通胀与核心通胀的一个中国式翻译。还好,当时央行顶住了外部压力,在整个08年上半年都没有加息。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回到现在,尽管名义CPI只有1.5%左右,但前7个月核心CPI同比涨幅都在2%左右,1-7月份核心CPi累计同比增长2.1%,往后看只有2011年上半年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形。当时是连续数次加息。不过,当时名义CPi涨幅也在5%以上。
以此类推,如果核心CPI后期继续走高,特别是如果食品价格大幅反弹,中国或许很快就该讨论是否加息了!
博主近期其他文章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博主公众号:宏观涛评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