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七月流火。最早出自《诗经》中的《国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预示寒冷的季节就快要来到,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不过,我更想引用其被很多现代人误解的含义:七月入伏,天气炎热,如拥火炉,心烦气躁!
七月盘点。七月也是总结和反思的月份,上半年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数据在7月出炉,中央和国家一般会在七月份下旬召开半年经济总结会议,各大企业一般也会在7月份召开自己的年中工作会议,总结成绩,分析问题,调整目标,优化策略。
今年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年主要经济数据,有媒体朋友非要我对数据做了一个不那么中规中矩的简短点评,刚才在哄娃进入梦乡之后,我对着手机绞尽脑汁憋出来这么一段话:
“国家统计局认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这个评价还是基本客观的。GDP6.3%的同比增速,正好落在年初提出的6%到6.5%的预期区间中间略偏上的位置,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而且放眼全球这个增速也是主要经济体中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物价温和水平,CPI处于2%到3%的舒适水平,尽管水果、猪肉等个别事情价格涨幅较大,但主要源于短期供给冲击,总体物价稳定。站在银行的角度,社会融资规模特别是贷款增长略高于名义GDP增速,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虽然发生个别小银行被接管事件,但没有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总体健康,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最重要稳定器。”
如果想说的更简洁一下,应该是这样:上半年经济没有“滞”,没有“胀”,虽有“惊”但无“险”。
虽然被明确要求不要太中规中矩,上面的评论至少是显得有些太正能量。没办法,可能水平有限,自己确实是这么想的。
结合近期读的一些资料和与一些朋友的交流,接下来几天如果不被抓差加班且娃们晚上睡得还算早,我会把自己对上半年经济数据的一些想法慢慢絮叨絮叨。
今天先说上半年的GDP增速。一季度6.4%,二季度6.2%,上半年累计6.3%。必须承认,这个增速创下2009年以来也就是过去10年以来最低。2009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初值是6.1%,后来统计局两次修订最终值为6.4%。那么?上半年这个6.3%,到底是高还是低?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速度快慢取决于参照系。我想到两个参照系。
参照系一: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下同),2005年、2006年,美国GDP实际增速分别为3.35%和2.67%,当时美国还没有爆发次贷危机,经济增速还处于那一轮上行周期的较高水平。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年份?因为,2005年、2006年美国GDP规模分别为13.09万亿美元,13.86万亿美元,2018年中国GDP规模为13.6万亿美元,恰好处于那两年美国的经济规模之间。
参照系二:上年的参照系可能并不恰当,因为尽管当经济规模大了之后再保持高速增长会更困难,但对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横向比较,用人均GDP可能更有参考意义。例如,著名的理性预期经济学卢卡斯曾经用各国人均GDP与美国人均GDP之差构建模型来测算各个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潜在增速。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9770美元(据说已经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美国人均GDP在这个水平的年份要往前倒退40年,1977年、1978年,美国人均GDP分别为9471美元和10587美元,这两年美国GDP实际增速分别为4.61%和5.56%。你没有看错,1970年代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黄金时期。当然,还是明显低于我们目前的6.3%。
小结:
第一,至少与美国当年的表现相比,6.3%真的不低了。
第二,总量看,我们与美国只差10年了;但人均看,我们与美国的差距还有40年!
完整原文及博主更多文章请长摁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宏观涛评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