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说6.3%的GDP增速并不低,我知道肯定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很多人觉得上半年经济很难受,尤其是企业经营难度明显加大,这其实有原因的,但这个今天暂且按下不表。
今天说说这两天看到的一个奇怪的数据:经济增速迭创新低,但是有一个数据却迭创新高——这就是消费者信心。先看一下下面这个图。自2011年以来,尽管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但是消费者信心指数,包括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却逐步上行,目前已经创出1991年公布数据以来或者说将近30年来的最高,比1993年也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启第二次改革开放的时候还高(1992、1993年GDP增速分别为14.2%和13.9%)。
按照万德数据的注释,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人水平、收人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每月月底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刊物加工。考虑到现在的经济走势,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表现,不能不说是非常反常的。你可能马上想到的是数据可信度问题,但是我认为数据本身应该是可信的,因为这个数据市场关注度很低、领导关注度也很低,没有做手脚的必要。事实上,统计局在介绍经济形势时,尽管往往喜欢正面引导,但是似乎从来没有引用过这个数据。
作为印证,我还找到浙江上海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虽然发布时间区间不同,但是一个共同的趋势是过去几年持续上升(下图)。这两个指数不是由国家统计局发布,而是分别由浙江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发布的。当然,国家统计局对地方统计局有业务指导职能,也可能地方指标本身就是全国指标的一部分。
我又找到中国银联公布的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这个指数从2010年才开始编发,2016年年中以来,也是持续上升,目前也创出数据发布以来最高。
排除数据质量问题,并假设指标编制方法和调查方法是科学的,我们确实非常有必要对这个看似反常的问题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经济增速回落但消费者信心却上扬?
我目前想到的合理解释是:消费者、特别是普通消费者对经济现状、对经济未来的判断方式与政府管理部门、与企业经营管理层、与媒体、与经济学家们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主要依靠自己切身的工作稳定性、收入变化性以及物价感受来做出判断。而2010年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随着经济结构上服务业占据主导、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民生、物价涨幅(CPi衡量的)总体温和、精准扶贫力度加大,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原来收入相对较低的消费者的情况可能确实是在改善的,这反映在总体失业率的稳定、反映在居民收入中位数的增长且增幅高于GDP增速(见下图)。
如果上面的结论是正确的,作为推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应该是增加的才符合逻辑。数据显示,确实如此。无论是统计局的数据,还是央行城镇居民储户调查的数据均如此(下面两个图)。
你可能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矛盾,那就是社零数据增速持续回落。这其实也好解释,社零数据里面包含了大量投资性商品购买,还没有包括服务性消费购买。说到这里,央行的城镇居民储户调查还透露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多重悖论信息:居民消费意愿持续攀升,尤其是旅游消费意愿持续攀升,但是大额商品消费意愿持续降低,但是购车意愿比例持续上升,但是过去两年汽车销量持续负增长。关于汽车销售,由于此前我已经做过一个专门的分析(参见:即将到来的汽车行业大整合),此处略过不表。
小结:当此时刻,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广大普通消费者信心足,这既是稳定的最大基础,也是增长的根本源泉!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