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间,央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是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四是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利率市场化会影响商业银行盈利,长期看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
一、利率市场化将对当前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产生冲击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利差收窄、盈利受限。一是利率市场化将抬高银行资金成本。例如,去年两次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后,各家银行均或多或少上浮了存款利率。另外,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预演。二是利率市场化将压低银行贷款收益。由于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客户特别是优质大型企业客户肯定会要求银行更大幅度的利率下浮。三是利率市场化将压低银行的存贷款增长速度。面对利差收窄,一些银行可能会期望通过做大规模来“以量补价”,但利率市场化还将伴随资金脱媒的进一步发展,居民将有更多存款之外的投资渠道,企业将有更多贷款之外的融资渠道,因此银行的存贷款规模扩张也会受限。
二、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乃水到渠成,短期内冲击较小,长期需要形成新的市场均衡
本次利率市场化措施,最主要的内容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管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从短期看,整体贷款利率水平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首先,当前贷款市场供需总体偏紧,贷款利率下浮压力较小。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3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执行下浮利率的比重只有11.44%(参见图1),而2004年以来执行利率下浮的贷款平均占比是21.6%,同时执行贷款利率上浮的比率是64.77%,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说明当前贷款市场是总体供需偏紧,银行议价能力相对较高。当然,当前贷款利率下浮比率少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年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在提高(根据央行数据,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7%,大中型企业贷款增速不到3%),而小企业贷款利率一般是上浮的。
其次,受资金成本等因素影响,贷款利率下浮超过30%的难度较大。参照之一是银行贷款综合成本。目前各上市银行平均资金成本一般在3%左右,但是加上资本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等,银行贷款综合成本应该在5%以上。而相应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这意味着即使一笔银行贷款零利润,下浮的空间也不到20%。参照之二是企业直接融资利率。目前企业直接融资利率一般是在3-6个月期shibor基础上加点,上个月流动性紧张事件之前,6个月期shibor利率一直维持在4.1%左右(近期在4.2%上下波动),加50个基点就是4.6%,相当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23%。实际上,尽管去年六七月份央行已经将贷款利率下限扩大至下浮30%,但在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浮动占比数据中,仍然只有下浮10%以内这个分类,并没有下浮10%以上的数据,也从侧面说明下浮10%以上的贷款占比很少。
最后,贷款利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均衡。贷款利率完全取消,理论上说央行贷款基准利率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但两个原因使得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仍会存在一段时间:第一,差异化货币信贷政策的需要,最典型的是此次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第二,商业银行新的贷款定价基准尚未确立。目前大中型银行都初步建立了内部贷款定价模型,但一些小银行特别是农信社,这方面的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一个基准贷款利率做参考。不过,央行贷款基准利率可能会逐步简化期限。而当央行贷款基准利率逐步淡出之后,商业银行之间则有可能会逐渐形成一个类似国外最优贷款利率的贷款参考利率。所谓最优贷款利率,指示银行针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其他客户贷款利率则在这个利率基础上进行加点。未来可行的一个方案是,由上市银行给出一个平均最优贷款利率,作为所有银行贷款的利率参考。
此外,票据利率贴现利率管制取消和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取消影响不大。原来票据贴现利率确定方式是“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某种程度上就类似于管下限。今后虽然取消这个规定,但一则再贴现利率本身比较低(目前为2.25%,低于多数银行平均资金成本),二则票据贴现主体多为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因此预计至少短期内票据贴现利率也不会出现明显下降。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取消,有利于信用社贷款市场化定价,但对整个农村贷款市场直接影响不大。
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意味着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仍为下浮30%,正如央行新闻发言人所说,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由于目前市场上新发放的住房贷款基本没有下浮30%的,因此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动银行经营管理转型
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利差一般要经历先降后升最后逐渐稳定的过程。尽管多个国家都曾经出现过部分中小银行出现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的情况,但利率市场化使银行业获得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增加了银行的危机感和转型动力,大多数银行通过内部挖潜、管理提升、业务转型、加大创新等方式经受住了利率市场化的考验,最终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